任天堂的“Nintendo Switch”和索尼集团的“PlayStation 5(PS5)”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挑战。尽管这两款游戏主机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,但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。据统计,自这两款主机上市以来,获得中国相关部门批准的游戏软件仅约70款,占游戏总数的1%。中国游戏市场规模高达约3030亿元,如何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开拓需求,成为日本企业的一大难题。
在7月26日至29日于上海举行的亚洲最大规模游戏展会“ChinaJoy”上,索尼互动娱乐(SIE)展示了与中国当地创作者共同开发的3款新游戏,然而中国消费者对日本游戏的评价不一。部分中国玩家表示,尽管日本游戏拥有众多知名IP,但在故事情节和玩法上,仍然不如中国本地游戏。
自2015年索尼推出PS4,2021年推出PS5,以及2019年任天堂与腾讯合作在中国发售Switch以来,两家企业一直试图在中国市场扩大销售。然而,繁琐的审批程序成为了最大的障碍。据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数据,从上市以来,Switch在中国获批的游戏仅约50款,PS5则更少,仅约18款。这与日本市场上Switch推出的1900款游戏、美洲市场推出的2300款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中国对游戏内容实行严格审查,以防止其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。例如,Switch的《塞尔达传说》因游戏中的骸骨元素未能在中国上市。东洋证券的资深分析师安田秀树指出,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回报与其付出的成本相比,吸引力有限。
中国游戏市场规模庞大,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3030亿元,同比增长14%。然而,Switch和PS5等游戏主机相关的销售额仅为29亿元,占总市场销售额的1%。相比之下,手机游戏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,2023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269亿元,占整体市场的7成。
尽管面临挑战,日本企业仍未放弃中国市场。荷兰调查公司Newzoo的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为1839亿美元,亚太地区市场份额占46%,其中中国市场占据重要位置。任天堂和索尼都表示,将继续努力在中国市场提升存在感。尽管Switch和PS5在全球市场上表现强劲,但在中国市场,短期内只能通过稳步努力来逐步提升其影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