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历史性日元贬值,往自己国家汇款的外国劳工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。一些国家没有养老金制度,汇款的减少可能直接影响到父母的生计。
随着日元贬值,不少外国劳工增加了汇款金额,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。为了留住宝贵的劳动力,雇主们正在努力改善工作环境,让外国劳工更容易适应和稳定下来。
2020年来日的印度尼西亚籍女性阿尼萨·努尔法托娜(24岁)在取得护理资格后,自今年5月起在静冈县浜松市天龙区的特别养老院“百々山”工作。她与同事关系融洽,特别是与同国籍的伊拉·努尔法里拉·阿古斯蒂娜(27岁)和马尔卡纳(27岁)关系密切,互相帮助。阿尼萨说:“我喜欢日本,希望能一直在这里工作。”
然而,日元贬值让她烦恼不已。来日时1日元约值125印尼盾,但如今已跌至约100印尼盾。“在印度尼西亚,给孩子汇款是理所当然的,感恩父母不能只用钱来表达。”因此,她将每月3万日元的汇款增加到4万至5万日元。阿尼萨坦言:“日元贬值对我来说非常艰难,我也希望能多存点钱。”
天龙厚生会运营的养老院视外国劳工为重要力量。为此,他们努力了解各国文化和生活习惯,如在文件上标注假名,并引入了通过平板电脑选择选项来记录护理情况的简便系统。
还特别考虑到宗教信仰,开放了休息室供工人在工作时间内进行祷告。同时,养老院也帮助外国劳工处理居民登记和手机合同等日常生活事务。总务部人事科长西勇司表示:“他们学习认真,工作积极。我们希望他们能在这里舒心工作,长久任职。”
在静冈县挂川市的德三运输仓库挂川营业所工作的卡车司机哈尔尤·班班(37岁)也一直给印尼的父母汇款。日元贬值增加了他的经济负担,他将每月汇款金额从三年前的3万日元增加到5万至6万日元。
他说:“父母已经退休,没有养老金,作为长子,我必须支持他们。”哈尔尤最近晋升为班长,并计划在公司资助下取得起重机操作员资格。他表示:“在这里,外国人没有受到歧视,关键是工作环境。”虽然日元贬值带来了“逆风”,但他在驾驶中依然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。